在知道這場講座資訊前,其實我不知道馬大元醫生是何許人物。
拜google大神,原來他是新竹地區的精神科名醫!
因為是樂美日,我才能用很便宜的費用參加這場「思維的改造」的講座
以下筆記是我自己覺得很受用的觀點
📌你是想讓自己更好?還是想發現真正的自己?
<<讓自己更好,靠的是的加法。>>
<<發現真正的自己,靠的是減法。>>
這裡馬醫生用了著名的「大衛」雕像來解釋這個觀念。
大衛並不是米開朗基羅發現的,是他創造的。
米開朗基羅接收了一塊雕刻部完整的大理石,
花了兩年多的時間雕雕鑿鑿、修修改改,
才完成這座偉大地、著名的雕刻 石像。
而你自己的生活,也是你日復一日地在雕刻著屬於你自己的「大衛」,
你想要讓他變成什麼樣子呢?
去除多餘的、無用的、雕鑿出潛藏在心中的大衛。
「加法」人生與「減法」人生都沒有問題,
你喜歡哪一個?哪一種方法讓你快樂?
那才是重點。
📌思維模式是你最重要的財富,建立屬於自己健康、正面的思維模式吧!
📌沒有人能改變另一個人,唯有自己能改變自己。
別再說都是因為誰誰誰?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自己。
人與人的相處,也沒有誰能改變誰,
誰有動機,誰先改變「自己」
人只能藉由「改變自己」來改變自己。
如果自己也無法改變自己,那就試著接納自己。
📌全世界最該被你接納的人,其實是你自己。
📌信念與行為的養成
有益的不該當作處罰
無意的不該當作獎勵
這在傳統教育中,真的很容易就發生。
例如:
對於剛上小學的孩子來說,「好好寫字」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。
但是有時候小孩做錯事情時,我們用「罰寫字」來處罰他。
在小孩接受「處罰」的過程中,無形間建立了「寫字是處罰」的連結,
也許就會造成他「討厭寫字」的想法。
所以小孩討厭讀書寫字,也許都是家長老師無形之中造成的結果。
(這裡只是說也許,事情會發生,絕對有很多原因,所以請不要挑我語病,也不要筆戰)
為了哄小孩不哭就說,你不要哭了,我買糖給你吃。
考試考好了,我請你吃麥XX、肯XX、必XX、喝含糖飲料
在教育孩子培養健康飲食的觀念時,速食並不是一個均衡營養的餐飲,
但是我們卻用這樣的東西來「獎勵孩子」?
在我們家,我沒有辦法做到完全不讓孩子吃不健康不營養的食物,
但我很慶幸我沒有用來當作獎勵,
我用「規定」的方式,並且告訴他們,為什麼我這樣「規定」
我不知道我這樣做到底對不對,
但至少他們知道為什麼媽媽不喜歡給他們吃這些東西。
我家的孩子就知道,
📌對的目標,才能讓問題迎刃而解。
問題沒有被解決,有時候是因為設定錯誤的目標。
目標的設定,應該是要以「自己」為對象的目標。
不要把目標放在別人身上,那不是你能控制的。
📌萬事萬物的發生,都不是「突然」,而是「終於」。
不是「突然」生病了,而是「終於」生病了。
不是「突然」成功了,而是「終於」成功了。
不是「突然」吵架了,而是「終於」吵架了。
📌大腦「用進退廢」,每一天,你都在改變你的大腦迴路,改變的方向就是你使用它的方向。
📌愛的表現:「看見」,並給予適當的「回應」。
📌不要用製造問題的言語來溝通。
例如:
製造不安全感的語言、
負面標籤的語言、
情緒勒鎖的語言、
雙重束縛(互相矛盾)的語言,
這些都是製造問題的語言。
溝通可以用讓事情發展「轉折向上」的話語,結尾收在「目標」上。
例如
兩個夫妻間因為小孩有了爭吵,最後交談的結果我們可以以
雖然我們吵架了,但在這個過程中,我對你的想法有了比較多了了解(我理解你的想法),
我知道我們都是「希望孩子好」(目標)。
在整個演講裡,馬醫師用了很多親子間的溝通作為舉例,
很多地方,我還是被戳中了。
我以為我們家是用來教育孩子的方法,與我們原生家庭不一樣,
但是,顯然我們還是做得不夠好。
這真的很難,但如果你都不做,什麼事情都不會改變。
有動機的人先改變
📌生活中90%以上的不快樂,都來自於「導演症候群」。
人生到底是該照著你編排好的劇本走?
還是預留些空間讓不一樣的風景有機會產生?
馬醫生有一本新作「導演症候群」,值得大家看一看。
為什麼會參加這樣的講座呢?
除了因為是樂美日,我一直希望自己可以變成一個心靈更健康的人,
是的,我真的覺得我的心靈可以更健康!
這樣才能真正成為一個豐盛富足的人,我想要真正的快樂!
生活總不缺乏負能量,你是想跟著一起沉輪,還是為自己找到充電的方法呢?
道理也許大家都懂,能不能做到是需要付出努力的。
可是如果你只是聽聽而以,你們什麼事情都不會發生。
如果你希望有所不同,那麼就開始做點什麼吧!
這篇文章純粹就只是記錄我自己的心得,提醒自己常常review,
從中可以不段的改變自己,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。
觀念如果有錯、舉例如果不恰當,純粹都是我自己的心得與想法,
事情會發生,絕對有很多原因,所以請不要挑我語病,也請不要筆戰。
📌沒有人能改變另一個人,唯有自己能改變自己。
別再說都是因為誰誰誰?所有的一切都是因為自己。
人與人的相處,也沒有誰能改變誰,
誰有動機,誰先改變「自己」
人只能藉由「改變自己」來改變自己。
如果自己也無法改變自己,那就試著接納自己。
📌全世界最該被你接納的人,其實是你自己。
📌信念與行為的養成
有益的不該當作處罰
無意的不該當作獎勵
這在傳統教育中,真的很容易就發生。
例如:
對於剛上小學的孩子來說,「好好寫字」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。
但是有時候小孩做錯事情時,我們用「罰寫字」來處罰他。
在小孩接受「處罰」的過程中,無形間建立了「寫字是處罰」的連結,
也許就會造成他「討厭寫字」的想法。
所以小孩討厭讀書寫字,也許都是家長老師無形之中造成的結果。
(這裡只是說也許,事情會發生,絕對有很多原因,所以請不要挑我語病,也不要筆戰)
為了哄小孩不哭就說,你不要哭了,我買糖給你吃。
考試考好了,我請你吃麥XX、肯XX、必XX、喝含糖飲料
在教育孩子培養健康飲食的觀念時,速食並不是一個均衡營養的餐飲,
但是我們卻用這樣的東西來「獎勵孩子」?
在我們家,我沒有辦法做到完全不讓孩子吃不健康不營養的食物,
但我很慶幸我沒有用來當作獎勵,
我用「規定」的方式,並且告訴他們,為什麼我這樣「規定」
我不知道我這樣做到底對不對,
但至少他們知道為什麼媽媽不喜歡給他們吃這些東西。
我家的孩子就知道,
📌對的目標,才能讓問題迎刃而解。
問題沒有被解決,有時候是因為設定錯誤的目標。
目標的設定,應該是要以「自己」為對象的目標。
不要把目標放在別人身上,那不是你能控制的。
📌萬事萬物的發生,都不是「突然」,而是「終於」。
不是「突然」生病了,而是「終於」生病了。
不是「突然」成功了,而是「終於」成功了。
不是「突然」吵架了,而是「終於」吵架了。
📌大腦「用進退廢」,每一天,你都在改變你的大腦迴路,改變的方向就是你使用它的方向。
📌愛的表現:「看見」,並給予適當的「回應」。
📌不要用製造問題的言語來溝通。
例如:
製造不安全感的語言、
負面標籤的語言、
情緒勒鎖的語言、
雙重束縛(互相矛盾)的語言,
這些都是製造問題的語言。
溝通可以用讓事情發展「轉折向上」的話語,結尾收在「目標」上。
例如
兩個夫妻間因為小孩有了爭吵,最後交談的結果我們可以以
雖然我們吵架了,但在這個過程中,我對你的想法有了比較多了了解(我理解你的想法),
我知道我們都是「希望孩子好」(目標)。
在整個演講裡,馬醫師用了很多親子間的溝通作為舉例,
很多地方,我還是被戳中了。
我以為我們家是用來教育孩子的方法,與我們原生家庭不一樣,
但是,顯然我們還是做得不夠好。
這真的很難,但如果你都不做,什麼事情都不會改變。
有動機的人先改變
📌生活中90%以上的不快樂,都來自於「導演症候群」。
人生到底是該照著你編排好的劇本走?
還是預留些空間讓不一樣的風景有機會產生?
馬醫生有一本新作「導演症候群」,值得大家看一看。
為什麼會參加這樣的講座呢?
除了因為是樂美日,我一直希望自己可以變成一個心靈更健康的人,
是的,我真的覺得我的心靈可以更健康!
這樣才能真正成為一個豐盛富足的人,我想要真正的快樂!
生活總不缺乏負能量,你是想跟著一起沉輪,還是為自己找到充電的方法呢?
道理也許大家都懂,能不能做到是需要付出努力的。
可是如果你只是聽聽而以,你們什麼事情都不會發生。
如果你希望有所不同,那麼就開始做點什麼吧!
這篇文章純粹就只是記錄我自己的心得,提醒自己常常review,
從中可以不段的改變自己,讓自己成為一個更好的人。
觀念如果有錯、舉例如果不恰當,純粹都是我自己的心得與想法,
事情會發生,絕對有很多原因,所以請不要挑我語病,也請不要筆戰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留下您的意見吧